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费事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他又印了许多书。20世纪60~70年代在泾县还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
13世纪末,高丽用金属活字印《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本。1376年,朝鲜出现木活字《通鉴纲目》。1436年朝鲜用铅活字刊印《通鉴纲目》。
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经》、《劝学文》。
1440年左右,德国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元代排版工具
活字印刷术的一些其它情况
在韩国因为一本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
韩国学者敢于宣称是“起源国”在于有“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的证据《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称《直指》)。韩国驻华使馆官方网站称:2001年6月,《直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直指》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直指》作为韩国金属活字的“孤证”,受到了超越国宝的尊崇,前总统金大中亲自参加了古印刷博物馆的活动,清州市和庆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桥”等等——可见,韩国人已经把活字印刷当作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为了打造这个金字招牌,韩国前后动用了数以亿计的金钱——仅仅是2000年的清州国际印刷出版展览会和清州古印刷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庆典,韩国政府便投入150亿韩元举办。
活字印刷术模印
在捍卫我国活字印刷发明权方面,中国印刷史研究委员会委员、活字印刷研究者邹毅撰写出版的学术专著《证验千年活版印刷术》,系统介绍了新发现的各种活字鉴定方法,阐述了活版印刷史上的诸多疑难问题。作者通过大量的活字本实物以及文献证实:沈括《梦溪笔谈》所记载的活版印刷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古代普遍采用活版印刷术,古代活字本种类之多,数量之巨,可以和雕版印刷相匹敌。邹毅的这些发现很好地对“韩国为活字印刷术的祖先”这一论调进行了有力回击。此外,出土文物对中国四大发明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近年不断发现比韩国《直指》 要早得多的印刷本,宁夏贺兰山山嘴沟石窟里发现的西(1038-1227)文献甚至详细记录了参与印刷各个工序的人员名单。
中国木版活字印刷术在2010年11月,被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是那些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