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

天津: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

作为市场经济重要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改革远未到位,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改革滞后,加剧了市场和价格机制的扭曲。目前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和拆分,大多仅仅引入有限竞争,而不是充分竞争,对于垄断行业打破垄断、真正引入竞争机制作用不大。一些基于存量资产的重组和拆分,有时反而形成新的寡头垄断、联手垄断和价格联盟,消费者很难从中得到实惠。即使这种竞争产生了一定的新增效益,但主要是在垄断企业间的转换,很少由外部新的生产能力所共享。从产权结构看,垄断性行业基本上是国有资本“一股独大”。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民间资本的进入微乎其微。在铁路运输业仅占2.1%;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占3.7%;航空运输业2008年为2.5%,2010年反而下降到0.5%。

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与缺位并存,管理方式滞后于“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一方面陷入大量微观事务中,甚至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受自身利益牵扯而无法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职能缺位,在维护市场秩序、加强监管、保障民生等方面形成欠账。有时还把某些机构的调整等同于改革和转变职能。由于在管理上不能摆脱路径依赖,因而也很难走出“放——乱”、“管——死”怪圈。同时寻租设租的积极性却很高。如中部地区某市成立“馒头管理办公室”,对所有加工经营馒头的集体和个人,一律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每个许可证交纳1100元的“办证费”。经营者每天必须在“馒头办”指定的面粉经营部门购买六十袋以上的面粉(每袋由面粉经营部门给“馒头办”提成五角)。类似这样的经营环境是不可能激发民间创新创业积极性的。

激励不兼容造成政府部门“上热、中温、下冷”,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基层窗口单位常常成为满意度最低的地方。从公共管理角度看,公务人员可能会受到公共利益的激励而工作,但他们本身又是社会的一员,因而并不都是纯粹的、大公无私的,而是要为自己的晋升或所在机构而工作。同时官僚制组织与市场组织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强制性,一个是选择性。它们各自建立在不同的理念之上,在职能转变不到位的情况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甚至吃拿卡要的事例必然要发生。

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路径与政策取向

所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当理解为市场要发挥主导性的、有相当影响力的、有导向性的、事关长远的作用,同时要接受政府必要的宏观调节。

一是努力形成全国范围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其中的关键之一是把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摒弃唯GDP思维,改变经济发展以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开发建设为主要带动力量的局面,让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在解决各地产业发展同构化、同质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确保投资效益。要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鼓励公平竞争,做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合理配置,收益最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更多借助市场力量,逐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要通过产权改革使大型国企去行政化、去一股独大化,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众企业。要按照市场导向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快规制改革步伐,完善法律框架,改进执法效果。健全规制治理结构,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者权责更加明晰,在有条件的经济领域建立专业的、具有合理监管范围和权限的独立监管机构。要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形和无形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国民待遇,拆掉“玻璃门”、“弹簧门”,鼓励竞争,在贷款融资等方面一视同仁。

三是着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具体的微观经济活动中解放出来,转到重在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管理上来。纵观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大都经历了从政府统制到管理、治理、服务再到善治的过程,这应该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这就要求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同时,还要实现治理方式的转变;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还要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各类行政审批,充分激活全社会的发展潜质,促进企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体。对于实际上还是政府机构的社会组织,要尽快转型和脱钩,使之真正名副其实。对于一些“老大难”问题,也要学会用“疏”的办法,通过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找到新的出路。例如近来一些地方实行的“法不禁止即允许”和“负面清单”管理,效果就不错。再如汽车社会中的限车问题,除了政府限行和摇号等“堵”的措施外,能否更多地借助民间力量,发起“绿色出行”活动?这种活动在发达国家很常见且很有效。循着这个思路,是可以做到“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放政府”的。另一方面,政府要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保障民生诸多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体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四是积极地减税让利,努力降低税费负担的“痛苦指数”,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活起来,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来。拉弗曲线早就告诉我们,过高的税率常常与想要达到的目标相反,造成税收外流或企业经营困难。而适当减税让利,则会“万类霜天竞自由”,出现企业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发展的可喜局面。

五是加强对公务人员特别是窗口单位人员的教育培训,树立公仆意识和纳税人意识。正是有了众多企业和创业者产生的税收,才有可能有公务人员的存在,这种主仆关系一定要深入到每个公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之中并转化为日常行动。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对于确实不能胜任工作或对群众态度生硬、故意刁难的,则要坚决撤换乃至辞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