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伟大革命(2)

土地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伟大革命(2)

土改运动完成了从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巨大转变,实现了数千年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这是中国自土地私有制建立以来所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分配最彻底的平均地权运动,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伟大变革。这场中国乡村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力奠定了可靠基础。

土地改革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

伴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必然带来翻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然是由于土改运动中贫雇农无偿获得了包括土地、农具、耕牛、房屋和部分粮食在内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生产和生活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带来的农业产量的上升、购买力的提高和负担的减轻。农民收入的普遍增加,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为改善其文化生活奠定了经济基础。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初步改善,生育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大幅度增长,这显然是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集中体现。

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的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广大农村开始普及教育;兴办冬学、民校和小学。不仅农村小学的学校数与学生数均有显著的增加,而且各种识字班、读报组、黑板报在许许多多偏僻的农村中也都建立起来了;不仅广大的农村建立起了县区乡各级文化机构,而且广大农民还自己建立起成千上万个农村剧团,以各种形式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

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宗族制度

土地改革前的中国乡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封建宗法社会。封建家长式宗族制度、国民党的保甲制度构成了土改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在土改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政治威慑力为后盾,强制性地介入广大乡村,不仅没收了宗族势力占有的大量土地,摧毁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经济基础,而且打倒了把持乡村政治权力的族长,没收了祠堂。在中国乡村社会延续数千年并占统治地位的宗族势力,遭受致命打击并由此衰落下去。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不断宣传和启发下,农民的宗族观念开始淡薄,“亲不亲一家人”的口号开始被“天下穷人是一家”的口号所取代。他们逐渐认识到:天下农民是一家,宗族亲不如阶级亲,同宗同姓是分成阶级的。阶级意识取代宗族观念,并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主流思想意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