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2013正式开启大数据时代 大竞争大挑战接踵而至(3)

摘要:大数据被视为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下一个前沿,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多国政府加大了对大数据发展的扶持力度,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围绕大数据的国际竞争继续加码。

大挑战须理性应对

今年,美国防务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让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监视项目为大众窥知。如果单从技术角度看,“棱镜”可能是迄今最成功的大数据应用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棱镜门”让各国政府意识到“数据主权”的重要性,以及在网络和电信核心技术上依赖个别国家的恶果。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以保护“数据主权”,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共识。

英国《自然》杂志3月刊登的研究发现,只要有4个时间点和位置的数据就能确定一个人身份,准确率高达95%。这表明,大数据足以将一个人“描画”清晰,现有法律手段和核心技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正在逐渐失效。

如何在大数据来袭中保持清醒和理性、有所创新和创造,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同样是考验。

专家指出,大数据可望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重要贡献,巨大的人口基数、经济体量和需求,意味着中国发展大数据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低的特性,挖掘、分析等技术要求高。中国不能仅满足于做“世界数据中心”,应防止概念炒作,加强自主创新,进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等布局,顺势而为,将“中国创造”由机遇化为现实。

还应该警惕“迷信”大数据等倾向,认识到大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心理学家认为,大数据创造的模型会将人束缚在算法提供的选项中,过度依赖大数据分析也可能束缚创新。美国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称之为“互联网滤泡”:互联网个性化虽然带来方便,却将人们局限在自己过往行为模式的“气泡”中,无法触及海量信息带来的无尽可能。(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