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会议对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贡献

福建:古田会议对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贡献

核心提示:◆注重深入实际,把调查研究同群众路线思想相统一,为党的群众路线奠定认识论的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源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总之,古田会议所作出的一系列组织制度规定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论,为党的群众路线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的伟大历史贡献,不仅体现在为我党我军开辟了一条从思想上建设党的成功之路,而且体现在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80多年来,它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历次集中教育活动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重深入实际,把调查研究同群众路线思想相统一,为党的群众路线奠定认识论的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源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早期领导集体就已对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中国革命的性质进行深入思考。在1919年发表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毛泽东主张“群众联合”,在随后连续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把“民众的大联合”看成是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的“根本的一个方法”。我们党比较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是在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转战赣南、闽西的红四军前委的九月来信中表述的。信中专门用了“红军与群众”一节的篇幅,论述包括军队在内的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其中三次提到“群众路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信中指出,红四军的调查工作“对于了解中国农村实际生活及帮助土地革命策略之决定有重大意义”。这就提出了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关系问题。可见,党把调查研究作为思想认识路线问题的提出,跟党使用群众路线的概念大致在同一时期。

作为认识论,群众路线反映了党在人民群众历史定位、历史作用以及党同群众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因此,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召开的古田会议,特别强调调查研究作为领导方法的认识论意义。为开好古田会议,毛泽东在连城新泉接连几天召开支队长、大队长调查会,还深入连队召开战士座谈会,到附近农村召开群众座谈会,详细调查部队和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和反映。到古田后,又召开各级党代表联席会议,发扬民主,揭露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倾向,分析研究各种错误思想产生的根源、危害。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召开党支部会议,对本单位问题进行对照检查,发动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弄清思想,提高觉悟。毛泽东正是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群众观点”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方针,而这两方面恰恰就是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把调查研究看成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他说,是否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党的斗争策略和工作方法有决定的意义。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解决政治路线问题的基础的思想,还提出了“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的思想,从而把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内在关系更明确地作了表达。可以说,《古田会议决议》本身既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也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的初步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群众路线的理论,也可以说,就是调查研究的认识论。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思想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统一性,使群众路线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并且把调查研究的认识论当作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这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应用于党的实际工作所作的重大发展。

◆突出思想建党,实现党的群众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为党的群众路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灵魂,从一开始就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与理论创造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但是在中国这个工人阶级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建设一个既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而又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极其艰巨的。

在共产国际的指令下,当时我们党的主导思想也是想通过组织建设来保证党的性质和党员先进性。也就是说,希望吸收大量的工人入党,以党内无产阶级成分的增加来防止党的性质的改变。这些完全脱离实际的做法,致使党的建设在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束缚下徘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冲破共产国际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寻找新的思路,进一步坚定了依靠群众的思想,认识到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古田会议上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重大难题,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实践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源头。

首先是正确认识农民。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中心问题。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问题把国情中包括群众路线在内的诸多要素都联系了起来,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来说,认识国情的核心就是认识农民,贯彻群众路线的关键也是为不为农民、靠不靠农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道路中,从原先仅把农民当作无产阶级同盟军,逐步确立了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思想,并把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古田会议的主旨,具体体现在《古田会议决议》的八个部分中。

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古田会议决议》强调指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决议在剖析红四军单纯的军事观点的来源之一,在于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后,指出纠正的办法是“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毛泽东这些论述,是他在深入群众的基础上对群众的正确意见和观点做出的科学总结,也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经过实践检验得出来的。这时,已经隐约能够看到作为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针、工作方法的“群众路线”的雏形。可以说,党和红军在闽西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古田会议,对党的群众观点的发展和群众路线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形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