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之后, 毛泽东依据中国实际,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作为实现人民主权的历史前提,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人民政权建立之后,他又坚持不懈地为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人民政权纯洁性而努力奋斗。
梁柱:毛泽东捍卫人民主权的不懈努力
- 毛泽东家风家教二三事2025-04-23
-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汲取精神之“钙”2025-01-24
- 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论述的六层含义2024-09-14
- 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及其宝贵经验2024-06-26
- 毛泽东与党的纪律建设2024-06-11
- 从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谈起2024-05-0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重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2024-03-2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重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2024-03-26
- 青年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2024-03-07
- 毛泽东政治军事仗战略思想的现实启示2024-02-07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