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数字里的“法治中国” (3)

盘点2013,数字里的“法治中国” (3)

司法公开:2.4万个政法微博形成“阳光矩阵”

数字:2013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开通,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官方微博。31个省级法院及150余个地方中院、26个省级公安机关、9个省级检察院、8个省级司法厅已开通官方微博。目前我国政法微博总数已占政务微博的1/4。

8月,济南中院全程微博直播薄熙来案庭审;9月,沈阳中院发布“长微博”详解夏俊峰案;1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刑事裁定书》全文,回应湖南企业家曾成杰案……

如果让公众评选出2013年法治中国的一个关键词——“司法公开”,想必是个“夺标热门”。

新媒体时代,政法机关如何回应百姓关切、甚至直面质疑?去年,这个问题有了答案:那就是破除神秘化思维定式,主动设置议题,及时提供“重事实,讲证据”的权威信息。

去年,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2.4万个政法微博“阳光矩阵”,只是其在新媒体上的一个脚印。

另一维度的数字同样诠释了司法公开的含义:据最高人民法院介绍,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执行信息公开平台这三把“利刃”,基本让审判工作的全程,纳入了公众监督视野;对最高人民检察院而言,公开则意味着: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予提起抗诉决定书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实现当事人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流转和办案流程信息。

隐私保护:查获近40亿条“被盗”个人信息

数字:2013年,公安部先后部署全国20多个省区市公安机关,侦破多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0余名,查获被盗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近40亿条。

2013年,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发布调查报告称,我国个人信息滥用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上兜售房主信息、股民信息、商务人士信息、车主信息、电信用户信息、患者信息等现象,已形成了一条新兴“产业链”。

京沪穗等地用户平均每天收到两条以上垃圾短信,其中不乏诈骗短信,后者给全国手机用户造成了超3000万元的经济损失,这是2013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的一项调查结果。

去年4月,公安部联合“两高”下发了《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主体的范围。

当年,公安部先后部署全国20余个省区市开展多起专项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0余名,破获出售、非法提供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300余起,打掉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实施犯罪的团伙600个。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