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领袖人物的是非功过(2)

科学对待领袖人物的是非功过(2)

用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人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的,要把历史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其次,要把历史人物放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评价。既指出前人的历史局限性,又不苛求前人。再次,要具体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也就是说,对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动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分析,不应该概念化,并注意防止个人情绪和好恶的支配。在评价分析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的时候,既要承认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更要看到当时复杂的国内国际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比如,当时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经验可以遵循的现实境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外部环境、长期封建主义影响的历史文化传统等,都是造成失误和错误的重要客观因素。因此,对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明确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是历史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也是我们进行中共党史和党史人物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评价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应采取郑重的态度。

讲话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这是一个符合历史事实的全面准确的判断。

事实正是如此。对于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走过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党并不讳言,而是公开郑重地承认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并以之为鉴,体现了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郑重态度。

对于在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毛泽东同志本人在世时曾主动承担责任。在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作自我批评,就几年来工作中的失误承担了直接的和间接的领导责任。他同时强调指出,有了错误,不应当怕。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在起草历史决议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些话,科学指明了对待真理和错误应有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敢于承认、正确分析、坚决纠正失误和错误,不断追求真理,就一定能得到群众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名篇《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所言:“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支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