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善于常治无病之病

党员干部要善于常治无病之病

古人云:圣人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一个精明、聪明的人在没有犯错误的时候就善于加强防护,提前进行预防,所以,就不会“生病”。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善于常治无“病”之“病”,经常给自己打预防针,常服消炎药,时常保持身心健康不患病,不要身患“重病”才来进行医治或不进行医治,这样,只会让自己走向灭亡。

常治无病之病,就是要经常清扫自己,让思想不长垢。人的行为之所以犯错误,往往是其思想生病在先,一旦人的思想有了毛病,那么,其行为就会偏离轨道,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纵观许多腐败分子的忏悔之言,无不把思想之变作为“病根”,因为忽视了思想改造,忽视了思想坚守,从而,导致了“病体”产生,走向了犯罪道路。所以,经常对自己思想进行清扫,保持思想洁净,不被物质所染,不被金钱所迷,不被灰尘所遮,这是确保党员干部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防止其思想长垢,就是要用党的先进理论作为清洁剂,经常对自己思想进行清洗,筑牢思想防线,防止久旷之宅生妖;就是要法律政策作为强身之药,经常进行服用,做到固脑强身;就是要用前车之鉴敲身,坚守思想阵地不丢。

常治无病之病,就是要经常冶炼自己,让作风不生锈。作风体现党风,作风代表政风。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党群关系,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性之要,作风之重,时常用党章党纪冶炼自己,防止作风退化,党纪弱化。就是要用党纪这个大锤对自己进行冶打,除去身上的杂质,消掉不必要的臃肿,使自己百炼成钢。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党纪忘了,作风丢了,一心只想捞钱谋权,满脑铜臭味,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背道而驰,这种必将让自己走向灭亡之路。作为党员干部,要使自己的作风不生锈,就是要克服毫末之错,防止点滴之变。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纵观众多腐败分子,无不是从“渐”开始,由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就是要每日三省吾身,常思己过,常改己错。

党员干部常治无病之病,就是要经常激励自己,让自己工作不滞后。党员就是先进,干部就是标杆,党员干部是党为群众选的旗帜和引路之人,是党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群众致富的导向员,地方经济发展的驾驶员,因此,党员干部的工作政绩怎么样,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地方的发展得失,关系到党的奋斗目标。现实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工作中怕承担风险,不敢创新;还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一天是一天等等,这些,都是工作上得了“病”的种种表现形式。常言道:才能济世何须位,学不宜民枉为官。干部就是服务,党员就是义务,党员干部无功便是过。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热血之性,敢于争先创优,就是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不达到目标不罢休;就是要时常给自己打气,时常为自己加油,做一个工作不掉队的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龙门镇政府)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