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反腐思路。通过“打老虎”巩固执政党威信,使得民间对于反腐保持期望;同时,“打虎”也能够起到震慑高级官员的作用。而“拍苍蝇”则让民间能够切实从中央的反腐中受益,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反腐”感同身受中央的诚意。
此外,在过去一年中,中央还加强了对于企业领域的反腐力度,截至12月6日,已有16名大型国企高管被调查或免职。王岐山早年长期在金融行业工作,熟悉金融规律,也对金融腐败有着清醒的认识,王岐山曾表态称,“本届中央纪委若干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整顿、查办、打击金融领域腐败、违规、违法犯罪活动,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通过上述举动,实际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利益集团的经济实力、斩断金源。不难发现,国企与地方利益集团进行政商勾兑的案例呈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通过来自企业的利益输送,丰富了一些利益集团进行活动的经费;另一方面,利益集团也通过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为企业或其主要负责人带来权力红利。
反腐的力度之新也反映在查“窝案”上。过去一年中,在惩治贪腐层面敢于向“窝案”开刀。其中较为引人关注的便是整顿“石油系”。“石油系”上下牵涉了各种利益,是一些有实力官员的势力范围。因此处理“石油系”这一棘手问题受到了国内和国际舆论的一致好评。
相比反腐的个案突破,“窝案”处理起来一般更为棘手和麻烦。“窝案”涉及到由上自下盘根错节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此外,还要考虑平抑由“窝案”引发局地政治气候不稳的影响。处理“窝案”需要充分把握住反腐、稳定的关系。力查“窝案”,既彰显了中央的反腐魄力,也体现了中央高超的政治手腕。
新速度:举报—落马更有效率
在处理贪腐问题上,应对速度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速度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快”上。
第一“快”是处理时间快,从发现问题到着手调查的时间短了。从今年5月底开始,10个中央巡视组密集进驻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水利部、人民大学等部门。而进入9月份以后,巡视工作情况陆续对外公布。
在巡视工作进行中和结束后不久,一些被巡视的地方就有官员落马。12月初,作为巡视组第一轮唯一进驻的高校,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因招生腐败而被调查。贵州则挖出了原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有消息称,原内蒙古统战部部长王素毅是巡视组挖出的首名副部级官员,他也是目前落马的唯一60后省部级官员。此外被巡视的湖北则在巡视工作结束后有两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第二“快”是应对时间快。中央纪委在针对中管干部的调查进行了提速,并做好了充分的保密工作。多名省部级官员在从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到进入调查程序的时间可以以小时计。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最后一次见诸公开报道是10月15日。江苏省和南京市领导10月16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听取了关于季建业被调查的消息传达,当晚人民网就对外公布了消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