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快”则是对外公开时间快。梳理以往官员落马的案例不难发现,一个官员从进入中央纪委调查程序到对外公开其被调查的时间是比较长。这个“空窗期”也给小道消息和流言提供了生长的空间。但是在过去一年中,这一“空窗期”的时间缩短了,这一点在高级别官员的查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自去年中央纪委网站进行调整升级后,网站成了中央纪委对外公开查处消息的重要平台。一定级别的官员落马往往会第一时间在中央纪委网站上公布,这种缩短“空窗期”的举动也彰显了中央纪委治贪上的公开透明。
新高度:惩前毖后共举,线上线下并行
中央纪委除了强力“治标”外,还在抑制腐败滋生的土壤上琢磨颇多。这一方面的动作与习近平主导的治党、整党工作相互配合,协同前进。而具体动作则主要体现在“条例”和“通知”治理上。
过去一年里,中央纪委就一些问题下发了多个“条例”或“通知”,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打好“预防针”刹住贪腐风。譬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及年末发布的《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等等。在最近的一次通报中,中央纪委还首次实名晒违纪,而此前违反八项规定只提职务。通过上述措施,对于官员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尽可能的打好提前量。
同时,用新媒体通过线上与线下并举的措施,完善纪检监察的渠道建设。9月2日,经过改版之后的中央纪委网站上线,该网站集举报、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网站的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我要举报”专栏,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各大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开设了网络举报专区。
截至目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副省级城市的纪委、监察厅(局)开通官方网站,加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群已初步形成。此外,开通微博和微信等延拓新媒体的动作也已经明确列入中央纪委的计划之中。
藉由上述行动,中央纪委在反贪层面将网络反腐纳入了正规军和制度建设层面。
新制度:标本兼治,制度反腐有斩获
王岐山对于打击贪腐和整顿党纪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和理论体系。“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王岐山如此向外界表态。在通过歼灭战树立威信外,王岐山还要通过制度建设构筑持久战的战力。
而反腐持久战的胜败就在于制度性建设。在机构层面,将负责反贪的“八大室”扩容为“十大室”;自管理层次上,中央纪委由过去的双重领导向垂直领导方向上加强;在监督体制构建上,从同体监督向半同体、异体监督的转向也在加速。
中国的纪检监察体制效法前苏联建立——同体监督体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鲜有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由同级纪委监察局检举揭发出来,这对于纪检监察体制而言无疑是一种困境。通过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王岐山将制度改革着眼点放在了从巡视和派驻这两个方面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