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何处是归途?(3)

高房价何处是归途?(3)

——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

核心提示: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激发着每个人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新一轮改革的起步之年,民生领域将奏出怎样的全新乐章?百姓“住有所居”的梦想能否在这一年更好地实现?物价能否延续温和上涨的走势?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会有哪些变化?

还会出台全国统一的调控新政吗

——全国新出台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政策已没有必要,政府应“补位兜底”,建好保障房,重视并支持“夹心层”的住房需求

记者:针对楼市现状,您认为新一年楼市调控应如何入手?

秦虹:由于市场分化已经比较明显,现在出台全国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政策已经意义不大了,也没有必要。那么下一步调控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地方。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我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管理面临四大任务。

一是严格防范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最关键的就是要守住底线,坚决不能搞过低的首付和利率,银行应严格按政策和风险防控的要求加强对企业开发贷款或个人按揭贷款进行审核发放。根据地区差异,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必须坚持,防止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二是根据实际需求,把握好土地供应的节奏。对人口密集、需求旺盛的大城市,要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不要再搞粗放低效的大规模土地供给;而对那些需求增长放缓、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应放慢土地供应节奏,稳定市场秩序。

三是政府做好“补位兜底”,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400多万套,建成1500万套以上,今年还将开工600万套。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减的同时,还应通过改革调整,使住房困难群体更便捷、更公平、更及时地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惠。

四是针对当前住房的主要矛盾,政策应支持“夹心层”的住房需求。房价过快上涨,对谁的影响最大?已经购房的人肯定是受益者。那些租房都租不起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也不可能买房,房价过快上涨对其影响也不大,而且这些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一直在加快推进,这项政策还会继续发挥“补位兜底”的作用。房价上涨受影响最大的恰恰是那些处于保障边缘的最需要住房而无住房的“夹心层”群体。

“夹心层”群体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支付能力,但阶段性购房支付能力不足的人群。与最低收入、低收入的住房保障对象相比,目前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政策相对薄弱,虽然政策规定首次购房者贷款利率可以下浮,但由于是商业银行执行,政策落实并不稳定。下一步的住房政策,除了继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还应对“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出台稳定的、明确的、有力度的政策支持,这样住房政策的针对性就更强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