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还要防范“牛栏关猫”(2)

建章立制还要防范“牛栏关猫”(2)

要扎紧“牛栏”关住“猫”

“牛栏”里既然关不住“猫”,就需要把栅栏补紧补密扎紧,以防后患。这就给我们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使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趋于严密、具体和可操作,使党员干部不能、不敢也不愿违法乱纪。

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规范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解决好“牛栏关猫”问题。特别是针对容易出问题的“风险点”,更要加密加固制度的笼子。要建立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向人民群众公开做出承诺;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保障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建立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用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作风转变;建立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制度,制定明确具体的办法,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规定。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对已有的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把活动中创造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纳入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为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做实做细各项制度建设,用刚性纪律和完备的制度约束权力,形成规范和制约。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提高制度自身的可操作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制度“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把制度自身与实施细则和监督检查结合起来,杜绝只有制度条文没有实施细则和监督检查制度的状况,坚持把制定实体性要求和程序性规范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大制定违反规定的惩戒性制度,使各项制度彼此衔接、相互配套,杜绝一切制度漏洞,使制度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严格制度执行力的监督检查。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习近平同志强调,“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因此,防止“牛栏关猫”,一方面,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用制度的刚性约束干部;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牛栏”中跑出的“猫”抓回制度的笼子中,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整治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各种行为,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党员干部对制度的敬畏感。

走群众路线。杜绝“牛栏关猫”,加强制度建设,还必须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制度建设和执行中的重要作用。要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制度制定的环节向前延伸,使他们对于制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动议、起草、审议、修改直至废止,都有充分的发言权。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群众参与制度设计和执行监督的方式方法,确保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表达和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对于拟确立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广开门路,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建立群众意见的反馈机制,防止听取意见流于形式。

(执笔人:周文夫、刘月、梁跃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