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0多年的埋头苦干、励精图治,特别是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随着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文化不断丰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的中国梦”。但我国仍然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突出。
当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站在新的起点,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改革的难度将更大,剩下的骨头将更难啃。面对日益凸显的发展瓶颈和深层次矛盾,唯有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时代的潮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才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未来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共同构成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框架。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儿女自我认同的“根”和“源”,是整合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托,是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之魂:她将驱使中华民族继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并将贯穿渗透于中国道路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总体布局乃至各个环节之中;她将通过激发个人正能量,为国人持续注入强烈的家国情感,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这更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民族精神,培育、弘扬具有崭新时代内涵的改革创新精神,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副主任、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