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跨越 文化先行(2)

山西:转型跨越 文化先行(2)

文化产业绿色潜力无限。文化创意产品还具有与传统产品不同的经营形态,并不是以成本决定效益。文化创新产品不会因为被多次应用而贬值,而是被开发次数越多,应用越广泛而增值越快。山西文化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单是为世人所熟知的称号就不胜枚举,像戏曲之乡、民歌海洋、佛教圣地、晋商家园、古建筑博物馆、壁画艺术宝库、华夏文明主题公园等无不展现了山西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此外,蕴藏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遗产,如面食、老陈醋、汾酒、剪纸、木版画、万荣笑话等具有浓郁民风民俗的文化“特产”,同样是山西宝贵的文化资源财富。

然而,山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尚处于待开发阶段,近年来虽然经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增加值以25%的速度猛增,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也走在前列,但目前山西文化产业还远未形成大产业,市场经济体制还未从根本上确立,在这种情形下,尤其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如同一扇窗,打开这扇窗子,必将开启山西经济一个崭新的世界。

让文化大发展成为和谐助推器

在山西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的特殊时期,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和意识凝聚作用,能在潜移默化中使主流思想、正义声音为大众接受和认同,使道德的力量发挥制度约束以外的巨大作用,使共同的理想追求成为全社会的精神支柱和统一的价值取向,从而起到提振精神、激励士气、凝聚人心的作用。

文化是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粘合剂”。文化源自心灵又滋养心灵,文化承载感情又升华感情,文化产生力量又凝聚力量。近年来,海内外华人之所以纷纷到山西寻根谒祖、观光旅游,就是因为三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山西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灵家园。除此之外,山西还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面对转型跨越新的历史重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秉承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才能攻坚克难,开拓向前。

文化是提高修养、提升品质的“催化剂”。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拓展人的视野,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又能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这对于转型发展中的山西,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润滑剂”。经济转型,必然涉及诸多利益调整,价值、利益观念的多元化特征凸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矛盾的产生,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将真诚、公平、正义等理念植入人们的心田,使市场主体始终“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的人文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使命感,从而为经济发展筑牢道德的“防火墙”。用和谐文化营造团结稳定的发展氛围,对于转型发展的山西同样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是民生幸福的“新指数”。文化之于人类,既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和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人不仅需要通过文化开启心智,获得知识的教益,更需要文化愉悦身心,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就民生幸福而言,精神上的充实要优于物质上的富足。文化繁荣带给民众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温饱的更加深刻、满足的幸福感。繁荣文化已经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幸福程度的关键指标。

转型跨越,文化先行,就是要以文化为解放思想的利器,就是要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以文化价值观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以文化大繁荣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发挥文化的先行引领作用,创造山西转型跨越的辉煌,由“煤炭山西”转变为“文化山西”,是历史之必然,山西之机遇,群众之福祉。(齐峰 作者为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