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神力量 树文明新风(3)

聚精神力量 树文明新风(3)

——201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治理突出问题,良好社会风气不断形成

“中国游客在法国薰衣草地为抢拍照位置互殴”“中国小学生在埃及千年神庙刻字”“中国游客在非洲朝狮子扔垃圾”……当我国成为全球出境旅游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时,此类报道却成为焦点话题。

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从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约束、社会监督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引导人们以良好的言谈举止展现文明中国的风采。

我们看到有关部门举措频频: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指导性规范;国家旅游局完善旅游团行前教育、告知制度,制定文明出游手册和行前教育规范,督促旅游企业规范经营、文明服务等。

我们看到游客自身开始思考改变:2013年暑期准备到国外旅游的大学生小吴,临行前详细了解当地付小费的惯例、用餐礼节、着装规范等问题。像小吴一样,越来越多的国人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为美景增色的人。

回眸2013年,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3月22日,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公共秩序这三个重点,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各地各部门积极努力。如中央文明办与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201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共建共享工作方案》,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江苏、福建等地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文件,其中包括守信者可享“绿色通道”,失信者将被纳入“黑名单”等新举措;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不法行为,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等。

针对乱穿马路等交通陋习,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坚持教育和管理两手抓,培育文明交通新风,影响通行秩序及道路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针对餐饮浪费现象,有关部门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宾馆、酒店的餐桌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欢迎参加光盘行动”的提示牌随处可见,合理点餐、剩余打包成为时尚。

没有任何担保,浙江余姚首批5家诚信工商户从余姚“道德银行”获得了总额100万元的信用贷款。一位贷款工商户说:“我要将我获得的这份惊喜与朋友分享,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做生意就该讲诚信。”

一项项举措回应群众关切,一条条措施解决突出问题,让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效果。大家欣喜地看到,公民素质明显提升,社风民风显著好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