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元理论问题(4)

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元理论问题(4)

2.地位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是“文化国力”的核心成分。客观地讲,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赖以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保持长久稳定和繁荣的内在精神支撑。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例外,它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前提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社会的“方向盘”,缺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犹如人身上的“钙”,缺了它就难以自立;犹如社会的“黏合剂”,缺了它就失去了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犹如社会的“稳定器”,缺了它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3.归属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浓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内涵的集中表达和最高抽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最具决定作用、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是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以其更大的辐射力、更广的影响力和更强的吸引力而成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必将渗入民族的文化血脉和人们的心灵深处,进而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和塑造现实的价值引领作用。

4.时间定位:管当前,管长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管当前,也管长远;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当前”与“长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当前”关乎稳定大局,关乎社会和谐;“长远”关乎发展大局,关乎事业成败。立足当前,不顾长远,难以为继,“当前”会因为没有目标而迷失方向;相反,立足长远,不顾当前,横在眼前的坎都迈不过去,再美的“长远”也只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必须适应中国现实发展的要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中国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现时代的问题强烈地提出了凝练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未来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为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凝练出真正有长远指导意义的、体现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类历史看,几个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稳定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应该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变动。当然,这不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出台就天然地具有了某种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本性,它仍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常提常新。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既具有现实指导性,又具有前瞻性;既能管现在,又能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