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

曲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其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曲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

曲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

规模宏大的儒家圣殿

孔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孔府是孔子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思想,并曾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国家。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学的推重,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并将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学大师172人配祀孔庙。两千多年来,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孔庙南北长约100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占地140000平方米,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于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殿、庑、阁、堂、亭、门、坊等建筑共466间,门坊54座,古树名木1250株,碑碣1000余幢。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孔府、孔林建筑规格与历代君王规格等同,是中国现存的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孔府、孔林建筑规格与历代君王规格等同,是中国现存的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的核心是大成殿,这也是孔庙的正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责任编辑:白舸,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