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网站与网友互动渐入佳境
自从去年9月中纪委、监察部整合“中央纪委举报网站”、“监察部网站”等5个网站以来,中纪委网站一跃成为最受网友关注的中央部委网站。有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2日正式开通到10月2日,仅一个月,中纪委网站累计点击量就已达到近3000万次。访问量远远超过了其他政府网站。
中纪委网站的火爆,至少应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一是从该网站自身建设而言顺应了民意。把相关5个网站整合为一个网站不仅方便了公众浏览,而且,新网站的重要功能是拓宽了举报渠道——这是该网站受公众、媒体关注的主要原因。当然,该网站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加大了曝光力度,也大大提升了人气。
二是观察中纪委网站不能脱离现实环境。有媒体统计,自十八大以来,已有19只“老虎”被打掉。显然,被打掉的“苍蝇”数量更多。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各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计14839起,处理1669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721人。这就是说,由于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一手抓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手抓工作作风,切实落实八项规定,均收到了明显效果。
尽管中纪委网站服务功能不断改进,人气已经很旺,但该网站仍不满足现状,再次公开倡议网民建言或者提供线索,希望从民意、民智中吸取“营养”,这种开门办官网的态度值得肯定。从技术角度来说,或许在某个时间段内有止境,但从反腐败、反浪费的角度而言,应该说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所以,中纪委网站通过倡议网民建言献策继续拓展网站向上生长空间,这是一种积极与网友互动的姿态。而有的网友希望开通“跟帖功能”,这一建议也值得考虑,因为网站的特点或者说优势之一,就是及时互动性,很多门户网站已具备多种互动功能,而中纪委网站的互动功能无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显而易见,中纪委网站与网友的互动已经渐入佳境,该网站不断根据反腐需要和民意期待在改进,追求上进的态度很明确,而网友对该网站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断升级。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不仅说明反腐工作需要纪检部门和公众共同完成,更说明中纪委与广大网友之间已经建立了互信,这很重要。
在笔者看来,尽管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来反腐,但也要意识到,很多贫穷落后地区的部分社会底层人群,还不具备上网条件和上网技能,而是依赖于上访等传统的举报手段,那么,纪检部门在不断升级网络反腐的同时,线下反腐也要升级,要尽量让每个公民参与到反腐的阵营中来,让某些官员不敢腐败也不能腐败。
一言以蔽之,中纪委网站与网友的互动渐入佳境,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渐入佳境的一种折射。希望有关方面继续加油,因为腐败也会“升级”。笔者以为,不管腐败如何“升级”,只要我们从源头来反腐,比如,限制官员权力、公开官员财产,腐败就难有藏身之地。
反腐要珍惜每个网友的“建言”
十八大后一年多来,“大老虎”的落马,以及众多“小老虎”、苍蝇的落网,乃至对干部不正之风的整肃,已经让全社会看到,反腐只要有力度、动真格,就没有迈不过的火焰山,就没有祛不掉的乌烟瘴气。
网友建议的踊跃,从一个侧面表明,人们的反腐信任在极大地恢复。连日来,一些网友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活动,相关留言已达5000多条,内容涉及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许多方面。没有信任,网友就不会选择中央纪委的反腐网络平台,更不会提出这么多的真知灼见。
从网友意见看,望尽早实施新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试点、防止个别干部在一个单位形成帮派势力、银行系统最普遍的腐败就是内外勾结、对基层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等腐败行为也要加大惩处力度,可以说是社会中的热点、焦点,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社会公众的心声。
这是制度反腐与网友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加强对这些意见的汲取,认真研究全局性的反腐决策,必将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把反腐的网络力量吸引到制度反腐轨道上来,既加强了反腐的力量,又整合了反腐的网络秩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