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始终坐在一条板凳上

与群众始终坐在一条板凳上

——浙江余姚市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核心提示:板凳,没有靠背,没有扶手,结构简单,样子“寒碜”。然而,板凳之上没有高低贵贱,却有着浓浓乡情,乡里乡亲聚会、议事都离不开板凳。在浙江余姚,一套充满乡土气息的“板凳工作法”,让党员干部坐上板凳,融入群众,将群众意识深深根植在了党员干部的心中。

板凳,没有靠背,没有扶手,结构简单,样子“寒碜”。然而,板凳之上没有高低贵贱,却有着浓浓乡情,乡里乡亲聚会、议事都离不开板凳。在浙江余姚,一套充满乡土气息的“板凳工作法”,让党员干部坐上板凳,融入群众,将群众意识深深根植在了党员干部的心中。

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说:“‘板凳工作法’切实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板凳温度,干部群众融一起

51岁的钱建康是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的党委书记。30年前,他担任村里的调解员。“那时候,大家常常坐在板凳上,围拢在一起,拉家常、说想法。”钱建康说:“如今村子发展了,‘坐板凳’的基本功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

“钱书记,有件事我不吐不快。村里雨污分流工程,埋入地下的塑料管子薄得像纸片,建议村里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去年7月1日晚,村民沈渭新和上门家访的钱建康同坐一张板凳掏“心窝子”,这件闹心事第二天就得到落实。

余姚市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他们认为,农村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关键是和村民融到一起。坐一起,聊一起,“冷”板凳才有温度。余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叶枝利深有感触地说:“‘板凳工作法’是余姚市立足农村实际,在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探索,让党员干部牢牢树立‘板凳’意识,与群众身相近,情相通,心相连,事共办,业共旺。”

板凳频道,让群众知情和参与

今年74岁的余姚市凤山街道永丰村村民张文祥是经过村民投票选举的理财小组组长。这个小组是专门监督审查村里财务收支情况的。从2005年当选到现在,张文祥和小组其他成员每月审查一次村里的账本。村委会的每一项支出,只有经过他们认可盖章才能报销。

公开是知情和监督的前提,余姚市长期以来注重保障党务村务的公开,村民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就能看到村里的三务公开情况,成为村民知情和参与村务的“板凳频道”。例如永丰村每月月初把上月村级动态信息、上月村级财务收支明细表等编印成《今日永丰》村报分发给全村每一户。余姚推出“小板凳大课堂”长效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坐在板凳上”学习、调研、解决问题,提高干部能力,提升村民素质。看得见,督得着,一起学,共成长。

板凳决策,群众是真正的主人

近日,余姚市鹿亭乡东岗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进入了扫尾阶段,村民将用上更加清洁的自来水。该村村民姚夏水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大事都要经过大伙集体商量,自来水改造工程也是我们集体开会商量后定下来的。”

余姚推行小板凳式的民主决策和协商恳谈制度,利用晚上或农闲的时间,召集村民召开“板凳会议”,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参与了村内事务的决策过程。一起说,一起议,群众的意见受重视了,村里大小的事群众真正做主了,都当成大伙自己的事。(本报记者 张进中)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