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切实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强化制度的激励、预防功能。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均应基于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原则进行制度整合,这是让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社会保障权益,并加快农村进城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必要举措。同时,应当明确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增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强化预防贫困和自觉应对灾害等生活风险的支持政策,让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全面发挥积极的、正向的功能。
五是落实具体政策,让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真正成为现实。包括尽快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步伐;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以促进救灾体制改革;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实现捐赠税收减免普惠性、便捷性,并辅之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措施,切实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大发展;完善投资开放政策,充分调动利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以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建立完整的家庭支持政策,以便尽可能维系家庭保障传统得到延续。
六是深化社会保障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经办机制。包括进一步厘清行政部门职责,尽快整合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体制,完善养老保险等的管理体制,使社会保障行政监管制度更趋合理;通过严格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依法监察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真正承担起宪法赋予的职责;明确社会保险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有序开放育幼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业领域外资与民资准入限制,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通过创新机制来调动各方力量。
此外,还应当在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劳动力供求变化和促进性别平等、代际公平等因素的条件下,尽快明确延退方案,以便人们在预期清晰的条件下能够从容地安排好工作与退休生活。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重大公共政策应当强化利益激励机制,让劳动者逐渐愿意选择多工作一段时间。
总之,社会保障成熟、定型不仅会带给全体人民稳定的安全预期,而且必定带来民生持续改善、居民消费良性扩张、就业持续增长、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这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改革红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