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成内容和主要观点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基本观点,都无不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都无不是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行深入总结和系统提炼的结晶。依据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实践,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明确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精辟论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正是这些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又经过改革开放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基础性、架构性伟大贡献。
面向逐步形成的经济全球化,着眼世界格局新变化和中国新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走向21世纪的改革开放实践,鲜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新鲜经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发展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每一个阶段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都无不是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的结晶。游离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难以作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背离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花就会由于失去实践源泉的滋润而枯萎。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党的理论发展是否还需要改革开放实践的支撑与推动?对此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轨迹作出了肯定性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丰富和发展。而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无不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存在着密切联系,无不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实现新突破新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战略部署。正是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走向出发,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尤其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高度,深刻阐明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意义。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这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揭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实践源泉和实践基础;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