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思考

海南:海口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思考

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海口需要总结经验,发挥优势,积极行动。

省委书记罗保铭在省委六届五次全会强调:“市场配置、政府监管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还要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放开该放的,更要管好该管的”。罗保铭书记的讲话为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应在以上领域发挥好表率作用。

把握好放和管两个重点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要做到“真放、敢放”。取消下放权力,势必触及部门的既得利益,这就需要拿出充足的勇气去打破部门利益,做到不该管的就彻底放。对于国务院、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做好充分的承接工作,对明确转给市场和社会的不能截留,可以下放给区、镇的要彻底放。只要市场、社会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基层政府能更好开展管理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明确管理层级,简化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能集中办理的要集中。

取消下放审批事项,既要看量,也要看质。要认真梳理分析各部门审批事项,分析其社会需求性和合理性,重点把关键的审批事项下放到位,把不合理审批事项的取消,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应强烈且不合理的审批问题。要建立“倒逼机制”,本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权力往往比上级政府更清楚,但自身又没有相应的调整权限,因此各市县要主动向省政府提出来,形成上下互动,通过倒逼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特别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要求海口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时间最短、环节最省、流程最优”。海口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规范清理事项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1019项缩减为306项,减少70%;行政许可事项由430项缩减为152项,减少65.7%;非行政许可事项由290项缩减为27项,减少90.7%。30个市属部门综合审批时限再压缩了8%,审批环节减少了11%,窗口即办事项比例接近20%,多项指标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简政放权要做到“放得下,管得起”。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往往出现在“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过分依赖“以批代管”,把审批作为监管的唯一手段。要做到“放得下,管得起”,就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机构编制部门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明确职能配置、强化部门责任,解决谁来管、管什么的问题。二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主动转变管理理念,积极研究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探索寓管理于服务的做法,努力解决怎么管的问题。三是要注重加强政府职能顶层设计,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部门职能。明确市区镇各级政府的市场监管重点。市级政府部门职能要逐步由微观监管为主向着重宏观调控和制度设计转变。市场监管和执法重心要下移,日常具体监管执法活动有条件的,要尽可能交由区、镇两级政府承担,市级政府部门主要做好监督和指导。明确行政执法的层级,防止多层执法。按权责一致的原则,执法队伍设到哪一级,执法责任就要明确到哪一级。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本次改革涉及到市区两级政府机构调整的任务不多,还是以稳定为主。海口的政府机构总盘子经过这几年的调整优化,总体架构是符合工作实际需要的。下一步的改革工作将着重集中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市区政府权责关系、解决职责交叉分散等方面。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衔接好中央和省级改革。重点衔接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工商质监等垂管单位的分级管理等工作。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二是按照中央关于市县区各级政府机构数额的要求,规范政府部门机构设置,控制机构个数,清理精简部门管理机构。三是因地制宜,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重点研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旅游农业开发、新兴经济引导、经济开发区管理、安全生产监管、不动产登记、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政府职能,优化完善相关机构设置,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海口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