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锻炼能免费?
在北京某高校对外开放的羽毛球场地,该场地面向社会人员收费标准是:白天每块场地40元/小时,晚上和节假日60元/小时。一位经常在此锻炼的杨先生说,这个收费标准,在高校体育场馆中还算低价位,有些场馆白天每块场地对社会收费也是60元/小时甚至更高。
对于这样的收费标准,青少年学生很难接受,“来这里打球的基本都是上班一族,很少有学生。”杨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让他锻炼都不愿意,免费的都不爱活动,再收费他更不愿意锻炼了。”
地处闹市区的东单体育场是北京市最火爆的体育场之一,可这里也难觅学生的行踪。经常来此锻炼的一位先生如此总结原因:“一是假期里能够一起玩的伙伴缺乏,二是冬天在外面打球有点儿冷,三是对学生没有优惠,因此学生们都不愿意来。”
冬季是北方人冰上运动的好时机,正在进行的索契冬奥会更激发了北京人的冰雪运动热情。在北京市著名的什刹海旅游风景区,随着一场瑞雪的降临,来这里戏耍的人群明显增多。一对中年夫妇带着自己上五年级的女儿,又是滑冰船又是学花样滑冰,光小孩就花了100多元钱。
承包该项目的老板坦言:“这里的项目主要针对孩子,给他们优惠或免费我们就得赔本了。”
记者通过对学生寒假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发现,与平时上学时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多数青少年学生一周都难得锻炼一次,由于没有地方活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少动多坐、长期看电视、打游戏等,这个假期,增加了不少“小胖墩”、“小眼镜”学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