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全球贸易在恢复上升中呈现新格局。贸易摩擦加剧、贸易规则变化及多重不确定因素增加,构成了全球贸易的新挑战。专家建议,中国应多维度做好应对准备,在推动国际贸易稳步增长中防范全球贸易新风险。
贸易摩擦风险加剧
在全球贸易弱复苏和一体化进程中,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对未来全球贸易投资格局造成深远影响。
商务部公布的2013年全球贸易摩擦数据显示,目前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摩擦日渐频繁,对中国来说,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美对华暖水虾反补贴案等均是此类贸易摩擦的典型案例。同时,新兴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也呈加剧之势,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等国都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
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各国产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转型诱发冲突是导致贸易摩擦频发的三大主要原因,全球贸易将进入“摩擦频发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不小。
此外,美国等发达国家正致力于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超大型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加速推进,致使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出现新挑战,世界贸易体系在WTO框架被日益弱化的大背景下将迎来重构。
这些新国际贸易体系有三大特点,一是零关税;二是强调就业和绿色环保的谈判准入条件;三是区域而非全球性。面对三大特点,中国都不占优势,在全球贸易规则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贸易部副主任陆燕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加速推动TTIP谈判有两大动因,一是欧美希望借助贸易谈判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刺激双方的经济增长,二是美国希望由此带动欧、日通过跨国地域的经贸整合,重新掌握全球地缘政治优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