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健康”如何保障(2)

“舌尖上的健康”如何保障(2)

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

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如何?农业部食物营养所副所长王东阳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是,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

王东阳解释说,营养不足就是过去所说的“吃不饱”,温饱未能稳定解决的状况。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尚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最低营养需求为每人每日2100千卡热量,与《纲要》推荐的目标值相比,该基准值偏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不足,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难以满足人体需求,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贫困地区是我国居民营养不良的多发地区和营养改善的难点地区。

营养过剩则是“吃多了”,吃出毛病来了。据卫生部门监测统计,按照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判定标准,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6%,肥胖率12.0%,城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

专家表示,在营养过剩的人群中还有“营养不足”的问题,例如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要警惕这种“隐性饥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介绍说,我国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的摄入量普遍不足;能量过剩、体重超重在城市人群中日渐突出;缺铁性贫血广泛存在。他说,我国营养性疾病主要关注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全人群贫血率两个指标。近年来,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下降,2000年—2010年,城市儿童生长迟缓率维持在5%以内,但2010年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仍高达12.1%。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