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健康”如何保障

“舌尖上的健康”如何保障

核心提示:《纲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在发展理念上,更加突出生产、消费、营养、健康的协调发展。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的首要措施,就是要把这类人群作为重点,使之有效地节制饮食、合理调整膳食结构。

原标题:“舌尖上的健康”如何保障(政策解读)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日前正式发布,新时期为什么要制定这部《纲要》?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怎么样?怎样才能保证“吃得好”“吃得健康”?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营养引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辉介绍说,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呈现出三个转变:一是食物消费的形态由“吃饱吃好”逐步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二是食物生产的目标由单纯追求产量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三是食物发展的方式由“生产什么吃什么”逐步向“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

因此,《纲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在发展理念上,更加突出生产、消费、营养、健康的协调发展。《纲要》立足构建营养引导消费、消费指导生产的新型关系,明确提出要“促进营养均衡发展、统筹协调生产与消费”“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逐步形成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更加关注“舌尖上的健康”。

在主要任务上,更加突出食物质量安全。《纲要》按照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首次提出了“构建标准健全、体系完备、监管到位的食物质量保障体系”,并从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部署,更加关注“舌尖上的安全”。

在发展重点上,更加关注变化的需求。张辉表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煮饭烧菜”,取而代之的是直接购买一些成品或半成品。因此,《纲要》首次把方便营养加工食品作为重点发展产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地区食物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急剧变化,饮食不合理现象突出,营养性疾病发生几率大。针对这一变化,《纲要》首次将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