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14年政府反腐倡廉“路线图”

透视2014年政府反腐倡廉“路线图”

核心提示:竹立家认为,选人用人、公共资金使用是容易滋生腐败的两个重要方面,加强编制和预算管理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对于个别地方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方面仍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顶风违纪现象,必须常抓不懈、从严治理。

原题 剑指三顽症,重在建机制——透视2014年政府反腐倡廉“路线图”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元旭 刘景洋)2月11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专家认为,透过此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六点要求可以看出,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路线图”主要剑指三大顽症,重在抓改革建机制。

剑指超支超编 严控经费支出

坚决停止新建和改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严控机构编制和人员;确保“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只减不增;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再次为公共资金使用装上“安全锁”。

“这些要求,直指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经费超支、人员超编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这一问题不仅造成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浪费,也容易引发群众不满。

审计署1月底发布的关于36个县2012年机构运转支出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问题主要集中在机构人员超编、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超预算支出等方面。江西省前不久的专项检查中同样发现,截至2013年10月底,各级党政机关共超职数配备干部5202名。

竹立家认为,选人用人、公共资金使用是容易滋生腐败的两个重要方面,加强编制和预算管理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对于个别地方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方面仍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顶风违纪现象,必须常抓不懈、从严治理。

剑指权力寻租 扎紧制度篱笆

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公布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腐败易发领域,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切实解决“跑部钱进”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针对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反腐倡廉基础制度建设提出多项要求。

“强调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等‘易腐点’抓住了治理权力寻租的关键点。”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增科认为,很多权力和资源由部门掌握,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很多时候往往有求于部门,易产生寻租空间,加之决策“一支笔、一言堂”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导致一些领域腐败问题多发易发。

以要项目要资金为例,为争取到项目和资金,有些地方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托关系,走后门,甚至送钱送物打点,现象虽属个别,但易产生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