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美好乡村建设需发挥青年作用

安徽:美好乡村建设需发挥青年作用

农村青年担负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农村发展的希望和未来。美好乡村建设在奠定农村青年全面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青年思维能力发展,激发了农村青年求知欲望和发展意识,加快了农村青年社会化进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制约农村青年作用发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观念陈旧。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地以“升学率”为导向,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第二,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着设施条件简陋、利用不足的问题,实际利用率不高。此外,农村地区文化产品数量较少,传播形式单一,难以适应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第三,培训不够规范。虽然各地有关部门都联合开展了一些农村地区青年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工作,但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方式落后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培训难以收到实际成效。第四,低学历青年法制观念淡漠。一些低学历青年法制观念较为淡漠,他们在碰到邻里生活琐事、宅基地纠纷、债务纷争等问题时,较少考虑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往往会意气用事,发生轻伤害案件。另外,调研中还发现部分低学历青年对婚姻家庭问题认识模糊,出现不少违法行为。第五,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很多农村青年热衷于到发达地区创业、打工,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

为了充分发挥美好乡村建设在促进农村青年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第一,创新美好乡村建设教育模式。必须从新形势新情况的实际出发,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家长、教师、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及时转变以“升学率”为标杆的错误导向,把农村教育的方向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上来。在社会教育中,要加强对社会教育工作者的从业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文化娱乐“四位一体”的方针,建设好农村青年文化活动阵地。加强图书阅览室、文化站、电教室、共青书屋、留守儿童之家、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青年的文化发展需求,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第三,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农民培训。农村青年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受传统小农意识影响较深,就业创业技能不足,因此当前要注重加强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可以依托党校、农广校、职校加强培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市、农业、科技有关部门技术人员科研机构专家到乡镇、村开展科普讲座;加强校地合作,各县市应主动与附近高校取得联系,寻求合作,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优势,最终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优势;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方式,通过现场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的科学种养水平。

第四,加强美好乡村建设法制宣传。可以组织农村中法律修养程度较高的青年组成法制宣传队,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图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婚姻家庭、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禁毒等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面向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为美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开展“反对邪教、远离毒品”教育,提高农民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

第五,建立健全美好乡村建设人才管理体制。建立美好乡村建设青年人才登记制度,摸清农村青年人才现状,为各级政府制定开发利用美好乡村建设人才提供依据;规范美好乡村建设青年人才职称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得农村青年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得到社会认可,成为提升农村青年素质的有效载体;建立美好乡村建设青年人才奖励制度,对于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农村青年,各地政府应定期进行奖励,鼓励农村青年脱颖而出;将农村青年人才管理纳入政府部门职责,使得农村青年人才工作有保证、业务有指导、活动有场所,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青年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执笔:张筱荣,安徽中医药大学;王兆良,安徽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