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牌子”的背后则是政府职能的深刻变化。
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后,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职能统一划入这个部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涉及的主要监管部门由5个减少到2个。与此同时,“三定”规定顺势取消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4项职责、下放了5项职责。
“本轮机构改革不再局限于机构调整,而重在突出职能转变,抓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和要害。”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高小平说。
如果说机构改革还是由表及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触动利益的奶酪。
去年,国家税务总局拟将“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审批权下放到省以下,一些人随即提出不同意见:“一放会不会乱”“基层会不会把握不好减免标准”。
削权必然会痛,推进改革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从2001年全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已经下放了104项审批事项,剩下都是‘硬骨头’。”税务总局法规司法制处副处长丁作提说,总局通过充分调研、“三上三下”征求意见,最终统一了思想:基层更了解企业情况,“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这个权力一定要下放,下放后利大于弊。
“审批权下放后,各方面反映都很好,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制定后续监管办法,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丁作提说。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去年以来,中央一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快进,取消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
“去年年初,国务院提出5年任期削减约600项行政审批项目,这意味着每年约120项。我们当时心里打鼓,感到不是很有把握。但从结果看,力度之大,进展之快,超出人们的预料。”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满传说。
在调整政府机构、削减审批事项的同时,一系列旨在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也相继推出:全面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减少合并一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过去一年,新一届政府加紧落实去年两会通过的改革方案,兑现了承诺。”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