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家国”的概念,群体意识、民族意识一直很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内,关系和睦,人人安康,每个家庭成员才能幸福,老百姓对国家的依恋和依赖是中国的传统,是构筑国家民族的文化基础,而党对百姓的回报、感恩、报答,则是鱼水情怀,血肉情怀,创造谋取幸福利益的完美表达。
“饮水思源”是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忘记,是千千万万生生不息的老百姓哺育了我们党,成就了我们的事业,所以要把老百姓当作最亲的人,常来常往,嘘寒问暖,真切体验他们的苦乐酸甜,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勤劳的,也是最伟大的。解放初期,发展社会主义之初,靠人海战术,自食其力、丰衣足食,发展了重工业,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三亿善良勤奋、果敢有创造力的老百姓,把国家推进了新世纪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世贸组织,全面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小平同志曾经深情地感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就说明人民离不开党,党离不开人民,这就是“鱼水关系”的辩证统一。从我们党执政的层面上看:四亿人脱贫,十三亿人走向现代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这充分证明了人民创造了历史,也是中国道路最为“真实的道德价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