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拉开帷幕,2983名全国人大代表将就未来一年的发展建言献策。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职的?他们如何架起官民互动的桥梁?
专题调研
90后女代表赴偏远山村调研
闭会期间,代表调研、视察是最为常见的履职方式。
曾在2003年到2012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调研是履职最重要的方式。
叶青说,“2004年我们在随州调研,随州宾馆升起了气球,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全国人大代表前来视察’,引来了一大批民办教师,他们希望我们呼吁一下,结果导致宾馆前门被堵。”
来自云南的90后女人大代表铁飞燕多次就自己关注的话题进行调研。今年2月,铁飞燕再次来到云南的一个偏远山村。由于撤点并校,这里的孩子上学非常困难,“学校有80来个学生,近半的孩子上学单程走路时间在2个多小时。学校只有一个代课老师。”
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1年时间里,铁飞燕已经调研了五六个这样的山村,孩子们上学困难,师资力量极度薄弱,留守儿童众多,几乎是普遍现象。
当选为人大代表后,调研成了铁飞燕本职工作之外最寻常的活动。1年下来,她参与调研的活动有几十次,主题多是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边远山区及城中村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情况。
列席常委会
保证基层代表列席一次常委会
调研之外,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列席常委会等,也是常规的履职方式。
据介绍,代表小组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各地也是最基层的、最基础的组织活动方式,是代表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把所有代表编到代表小组当中,通过代表小组开展活动,联系人民群众,进一步密切全国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信息显示,去年除了解放军代表团之外,其他34个代表团成立了260个代表小组。
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也是一种履职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列席代表从过去的大约40至50人,现在增加到66人,六个常委会审议的小组,每个组达到11人左右。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安排,要保证每一位基层代表在五年任期之内都能够列席一次常委会,所以今年在代表参加常委会活动方面做了加强。”
特殊信封
建议能转交中央部门
除了常规履职形式外,闭会期间,人大代表要反映问题或提供建议,如何快捷地传递到相关部门?
人大代表还可以通过会议期间发放的“特殊信封”。这个信封的左侧,印有“专件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字样,并注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制。收信人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曾当过10年全国人大代表的叶青表示,特殊信封能保证代表的建议或反映的问题直通常委会,进而转交中央有关部门办理。一般每年自己拿10个左右信封回去。特殊信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叶青表示,往往是帮人解决困难。比如在调研中遇上一些事情解决不了,就会使用特殊信封。
2011年叶青遇到一个案件,当时特别紧急,他用特殊信封将问题反映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寄送材料时,叶青根据要求提供了自己的代表证号、通讯地址、电话,以及本人签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他反映的问题转给了最高法,很快最高法给了回复。叶青说,“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
刚担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的铁飞燕则表示,身边来找自己帮忙反映意见的人也很多,但多是跟案件、上访等有关。她表示,自己还没有使用过“特别信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