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语境下,即便可以区分“野鸡大学”,也未必能够遏制住“野鸡留学”的冲动,“洋学历”含金量不是第一追求,那么获取的难易程度便成了首选,不但“野鸡大学”如此,即使正规大学也未必能够保证实至名归。当下,留学热还在持续升温,留学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出国留学的泛滥,正在脱离教育的实质,变成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一些国外大学甚至为了迎合中国留学的需要,刻意放低门槛,意在瓜分市场蛋糕。
防“野鸡大学”忽悠,更要破除“洋学历”的“凤凰心理”。长着翅膀的不都是天使,也有鸟人。一方面全社会要树立用人的理性,更注重就业者能力,不唯学历,不唯“洋气”。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留学学历的认证与管理,留学的大学与学历不能拿来都是菜,当成国内的“通用粮票”,对主要留学国家的院校要实质资质备案制度,并对其学历进行认定,作为指挥棒赋予留学以充分的理性。
【启示与思考】
近些年关于“野鸡大学”害人的事件接连不断,针对于此,我们不但应该对野鸡大学有所了解和防备,更应该主动采取措施以防更多人上当受骗。
“野鸡大学” 之所以在国外逐渐泛滥,主要由以下原因。
其一,国内对学历的盲目崇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教育极为重视,从小我们就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诚然,多多学习知识没有错,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历就是知识的代表,只要有高学历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找到好的工作,过上富足生活,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容易实现。因此,千方百计的让自己有个高学历,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有用的知识,当学习过于功利化的时候,必然会带来学历造假的恶果。
其二,国内的教育制度不合理,教学水平待提高。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千万种孩子入学,一种学生毕业,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分数是考核优不优秀的唯一标准,让许多人的爱好和特长被抹杀。此外,取得货真价实的高学历要付出的代价异常巨大,从小学到研究生就得将近20年的时间,而这其中很多宝贵的年轻时间过的没有实际意义,被白白的浪费。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成本的过高,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从而给“野鸡大学”提供了潜在生源。
第三,对“野鸡大学”的追责措施缺失,监管体系不严。我国的教育部门对本国的学历监督经验老道,但对留学领域的监督管理显得非常稚嫩。对“黑中介”无法根除,相关法律缺失,与国外沟通不善,缺少事发前的权威咨询机构等等,让“野鸡文凭”成为了一个无人监管的产业链。即使发现有人被骗,也无法向身在国外的“野鸡大学”追责,更不能弥补哪怕一点损失,很辛苦多年的留学生不但损失了青春,对骗人的机构还束手无策,何其悲哉。
“野鸡大学”的顽疾不得不治,首先就要从改变自身入手,修身正己才能百毒不侵,转变教育的功力思想,传承因类施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次要加快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让孩子能学以致用;最后要完善立法,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合作与监管,让“野鸡大学”无立锥之地。只有内外兼治,统筹兼顾,才能有效打击文凭造假的痼疾,才能维护好我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