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倡导平等而不是输出模式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多次提到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问题,强调这一模式和道路不强加于他人。1980年5月,邓小平在谈到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时,谈到“中国革命就没有按照十月革命的模式去进行”,“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14]。1988年5月18日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15]
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自己创造的,强求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总会引起对抗、动乱甚至战争。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后,国际上有不少好心人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感到忧虑,也有一些人干脆希望中国放弃社会主义,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者新自由主义,甚至预言中国会步苏联后尘。在这种情形下,江泽民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东欧模式,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没有理由改变这条道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选择。中国无意输出自己的模式,但我们也反对别人将其模式强加给我们。他还指出: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经济模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都应该由本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决定。1993年11月19日,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会谈时指出:“各国人民根据各自国情,选择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应该受到尊重……各国人民最了解本国的具体情况,最有资格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经验一再告诫人们,强求一种模式的后果是严重的,总会引起对抗、动乱甚至战争,我们应该吸取教训。”[16]中国道路从来都是平等地对待其他的发展道路。
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因此,其他国家无权干涉。这一点是胡锦涛任总书记时的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过的。胡锦涛2007年6月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着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胡锦涛2010年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推动不同文明的发展模式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应该以一种模式来衡量丰富多彩的世界。2011年4月,胡锦涛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亚洲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17]这样的发展道路为我们赢得了一切站在正义和和平立场上的人们的支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道路是各国历史发展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所决定,具有强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三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的沃土良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规律的把握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000年、500年、170年、60年、30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凝练,更是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卓绝追求的理想汇聚。时间的凝练、理想的汇聚,正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