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大优势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走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这条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的优越性,是确保我们实现未来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我们党在开辟道路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使中国的未来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引。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始终把发展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最大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制定任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要牢牢理解这个最大特征。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人均GDP总量处于低收入阶段和中等收入阶段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人均GDP总量迈向高收入阶段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深刻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就可以科学地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扎根于对战略机遇的运用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发展寻找到了很多的机遇。从邓小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2]、“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3]的嘱托,到江泽民“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4]的科学判断,从胡锦涛“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的正确论断,到习近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辩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处处体现着抢机遇、抓机遇、用机遇的特点。抓住了战略机遇,就能够化解遇到的各种风险,使我们的发展始终做到又好又快。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断突破改革遇到的各种障碍,始终把发展的关键聚焦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就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改革的某些原本属于广大民众的利益被少数人所独占。这些利益藩篱呈现出刚性化的特点:其他人很难进入被少数人独占的利益领域;其利益一旦被触及,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因此,习近平于2013年7月2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再次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利益固化的藩篱就一定会被打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利益藩篱问题,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找到可靠的路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