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不移公仆之心
3月13日,春日明媚,阳光打在新乡卫辉市唐庄镇政府的小院里,恬静,温暖。
官不修衙,吴金印在这里办公了30来年,一切都由时光消磨得旧了,而他还是当初那样的忙碌。
没有办公室,几个老式沙发和四张旧得掉皮儿的茶几围合而成的会议室,就是他办公的地儿。
采访的当天,时至中午,已经72岁的吴金印安排完宝钢入驻的事,又赶着动身去省林业厅。顾不上吃饭,老人就脚步匆匆地出发了。
不求名、不为利,不讲条件,不计付出,为官一方,就全身心地投入全部,吴金印的身上,闪耀着共产党员为群众甘当公仆、奉献自我的精神。
这精神,在河南,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他们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铭刻为人生的信条。
3月14日,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现场,塔吊林立,人头攒动。这里未来几年将实现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需求。
为使工程顺利进场,600多名港区党员干部坚守公仆之心,坚持阳光征迁。
郑港办事处书记安群楼从征迁工作一启动,就带着几名同志卷铺盖卷住进了村里的简易板房,为群众现场解决困难;
“宁肯自己多受苦,不让群众心里堵;宁愿瘦掉十斤肉,不让征迁落了后。”银河办事处平庄村委会主任任卫东带头丈量、腾空、拆迁自家房屋,并动员家属及亲人迅速行动起来。大家一看村主任率先带头,都纷纷行动起来;
郑港办事处工作人员李自伟的家远在周口鹿邑。为让百姓真正理解征迁的意义,他几乎天天到村民家中唠家常,连续4个多月没回家看过父母妻儿。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里,多次写到了“夜”。深夜的焦裕禄仍在思考、仍在路上、仍在群众中……
公仆讲求的是奉献,而获得的是民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