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让民众感受社会主义民主的美好(2)

河南:让民众感受社会主义民主的美好(2)

——访省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于咏华

要打造我们的民主文化品牌

记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进程中,民主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民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咏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中国大地上孕育成长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民主的作用贯穿始终。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延安之所以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全国热血青年、爱国之士蜂拥而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人人平等、人民是主人的“民主”吸引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小米加步枪的艰苦条件下,能战胜几倍甚至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靠的仍然是人人平等、人民是主人的“民主”聚合力。今天,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共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同样要靠人民是主人的“民主”力量。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民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人平等、人民是主人的价值导向,聚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正能量。

记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我们面临各种文化思潮纷争、西式民主话语霸权等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把民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意义何在?

于咏华:目前,民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在上个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的硬实力,把西式民主打造成西方意识形态的品牌,使其成为对抗、瓦解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工具。冷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又把西式的民主标榜为“普世价值”,伴随全球化到处推销。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只有打造我们的民主文化品牌,培育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软实力,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培育和践行民主这一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话语权,防御西式民主的侵蚀,另一方面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这可以说是把民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意义所在。

引导民众把民主内化于心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也给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要求。您认为,目前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