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政府信息公开的“等等现象”:“等等”都在“等”什么

盘点政府信息公开的“等等现象”:“等等”都在“等”什么

摘要:在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告中,特别是项目中标公告中,这几个省政府官方网站都几乎一样“干净”。除了中标供应商、中标总金额外,中标单价及项目市场平均报价这些敏感的“等等”信息都空空如也。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冯雷 徐蕊 王攀)与中央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改革坚定决心相比,不少地方在政务公开时喜欢遮遮掩掩。编制预算说明时,谈到资金结转、预算支出时动辄在“亿元”单位后边加个“等”;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里,蜻蜓点水列出一个支出项目,用“等等”代替几十个项目“鱼目混珠”的情况比比皆是。“等等”,到底都遮掩了什么?

政务信息公开中的“空空”与“等等”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公开、透明,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热词中的热词”。

不过,在不少地方,政府的信息往往“公而不开”。“中国网事”记者随机选择并登录了三个省政府门户网站。这三个省份中,有一个省份在“预算公开”一栏里,放上了一篇长长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排列成堆,令人一头雾水。另外两个省份的门户网站则让人哭笑不得:一个是在主页上虽有“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但点击进入后却发现报告内容一片空白;而另一个省份的门户网站,省政府公开的省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表格中,一边简单列举了16个支出大项,不足100字,另一边对应着一串数字和小数点,并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

在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告中,特别是项目中标公告中,这几个省政府官方网站都几乎一样“干净”。除了中标供应商、中标总金额外,中标单价及项目市场平均报价这些敏感的“等等”信息都空空如也。

北京市财政局网站2月份公布的《北京市2014市级政府预算编制说明》中,记者数了一下,共有50多个“等”字,尽管预算编制说明中罗列了详细的预算收支安排,但一些具体项目仍被“等”掉。

今年初各地相继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三公经费削减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公开削减三公经费的相关数据。有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只提出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但并未给出公开数据,有的地方报告提到三公经费明显下降,但下降多少,并没提供数据。

“尽管2013年中央、地方政府在落实八项规定上都花了力气,但看得出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开三公经费相关信息还是有顾虑。”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蒋洪说,“三公经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多年来一直没有详细、清晰的数据和解释,到目前为止,很难真正掌握所有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信息。”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