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面向东盟连接西南中南地区的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现实抓手
打通连接西南、中南地区和东盟出省出国大通道,推进战略支点互联互通。目前南宁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昆明等城市已实现全程高速公路连通;北京-南宁-友谊关也实现全程高速公路连接,与越南友谊口岸二级公路实现了互联对接;南宁与贵阳、重庆、四川等城市也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与此同时,南宁至北京高速铁路基本建成,桂林至北京和桂林至柳州、南宁、北海动车近日已开通运营,云桂高铁、南广高铁工程建设正在加快。但全区还有不少城镇未通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大中城市与广大乡村的路网也没有形成。路不成网,互联互通将成为空话;互联而不互通,实际上通而不达。应继续打通全国骨架网络的铁路、公路通道,实现上连大路网,下接支线路网;打通往北、往东、往西出省的重点交通工程,加快在建的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西段建设,新建南宁贵阳河池至南宁段高铁、昆明-崇左-防城港高铁、南宁至威舍铁路二线、贵州黄桶至百色铁路、合浦-湛江铁路、柳州至梧州铁路等;新建崇左-水口、靖西-龙邦、那桐-硕龙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通连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提升已有交通设施的质量和标准,加强各类交通之间的高效互联互通。当前,我区已有的不少公路、铁路、港口、航道和所有机场的交通设施等级、质量和标准还比较低,设施还不够完善,通行能力、客货运力或吞吐量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综合交通运输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根据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任务和要求,对全区铁路、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交通设施进行提级改造,提升已有交通设施的质量和标准。当前,我区各级中心城市具有不同区域功能的交通运输枢纽,然而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没有连接成网,相互分离,影响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和通行能力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象,要围绕无缝对接、高效互通的目标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首先,重点推进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城市高铁、地铁、公路、航空、港口等衔接,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站点码头“无缝隙衔接、零距离换乘”;其次,做好全区区域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路网衔接,铺就新的海上丝绸之路,使广西北部湾港建设成为服务西南、华南和中南,辐射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空铁联运方面,加快南宁-吴圩机场高速铁路、桂林-两江机场高铁、大塘-吴圩机场高速公路等空港铁路、公路建设,实现铁路、公路、航空联运。支持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联通西南中南地区的经济走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