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的热潮,部分地区还将党员干部在线学习情况作为考核奖励的依据,足见重视程度。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式的学习模式,“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依托网络,采取不受时间、空间显示的学习及考核方式,可以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又节约成本的学习模式,值得大范围推广。
然而,随着“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的深入推广和运作,部分地方却也传出不少负面消息。诸如有的党员干部对此项学习任务不理解,认为加重了工作负担,是“累赘”,结果“学习”影响了工作,最后工作干不好,学习也被耽误;有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学习任务”不重视,出现了领导将“学习”安排给下属,下属将“学习”交给亲戚的现象;还有的党员干部态度不端正,电脑上播放着课件,人却在“千里之外”,考试的时候全靠“百度”搜索,其实完全没有掌握学习内容。
这些不良现象暴露出“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完全背离了让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党的工作方向,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初衷。“在线学习不在线”让在线学习成了名符其实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认为,要彻底转变这种不良作风,需要从实际出发,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在线学习求精不图多”。我们的党员干部作为管理者、政策的执行者,党和人民都给予厚望,自然对他们的自身素养、能力也有很高要求。而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农业等诸多方面,恨不能让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口吃成胖子”。然而,实际上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工作模式“5+2”、“白+黑”,过重的学习任务挤占了干部们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难免生出厌烦抵触的情绪,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得不偿失。所以,在线学习课程安排务必“求精不图多”,根据课件的时长、内容,再结合干部们工作需要和任务轻重合理安排每年的学习任务,让学习为工作服务,学习工作相互促进,党员干部工作素质、水平有效提升。
“在线学习不可一劳永逸”。在线学习相比传统的学习培训确实有不少优点,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缺乏交流、难以深入、无法检验真实的学习效果等都是他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放任自学,适时举办交流、座谈会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详细的考核测评方法,检验党员干部的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切实“在线”学习,确保在线学习
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