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典型经验材料(3)

怎样写典型经验材料(3)

三、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一)素材收集上要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要带着课题调研。起草典型材料前,要尽可能深入所要推介的部门、企业、人物、工作现场,全面、准确、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带着主题思考。对所要推介典型的“主题”要深思熟虑,深刻分析“灵魂在哪里?”“典型在何处?”一定要有一个“主心骨”,有一条贯穿全文、脉络清晰的主线。三是要带着问题请教。对一些有疑点的事例、拿不准的数据、专业化的术语,一定要认真来一次回头看,虚心请教,逐一核准。

(二)整体构思上要体现三方面作用。在叙述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处理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体现各方作用、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和谐共进。一是要体现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反映具有政府行为的某一全局或单项工作,一定要体现党委政府在其中“把方针、方向”的主导核心作用,这条政治原则不能变。二是要体现部门(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政府的工作归根到底要靠部门去推动去落实,因此,一定要体现相关部门在其中“抓协调、抓落实”的主力军作用,这条主心骨不能散。三是要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主体作用。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把总结典型的过程变为“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在其中“探索、支持、落实”的主体作用,这一唯物史观不能变。

(三)选材布局上要包含三块内容。起草典型经验,在选材布局上一定要“点与面”、“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人”相结合。一是背景。用概述语言体现典型所处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背景,让领导(读者)体会典型的现实之处。二是做法。一般应包含体制、机制、制度的优化;人、财、物的保障;领导、部门、社会的支持;并辅之以当地创造性的工作、特色化的做法,让领导(读者)体会典型的独特之处。三是成效。总结典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特别是要总结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交织下所取得的成绩、所产生的效应,让领导(读者)体会到典型的宝贵之处。

(四)观点提炼上要唱好三步曲。整个典型材料要有点睛之笔,动人之处。一是粗略勾勒定调。是否体现工作中的“难、准、好、快、特”,要有一个基调,它决定整个典型材料写作的脉络走向。例如,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  汝城县又快又好地落实移民后扶政策”, 又如,“ 立足提质增效  倾力培优培强  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标题为全文定下了鲜明的基调。二是反复斟酌定性。就是指典型材料的一、二级观点一定要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尽可能对仗整齐、贴近实际、表述准确,既不能“哗众取宠”,又不能“滥竽充数”。三是精益求精定型。对表述的语言、选取的事迹、论述的层次一定要反复类比、筛选,做到优中选优,好中求好,追求完美。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