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沂蒙精神是我党长期执政的宝贵镜鉴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共产党也已从当年领导穷人闹翻身的革命党,转变为带领人民奔小康的执政党。重温沂蒙精神,不仅要将其作为一面旗帜来传承发扬,更要将其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
清醒认识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今天我们强调沂蒙精神,蕴含着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深刻忧思。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将是复杂的、长期的。观古察今,从王朝兴衰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起伏,“成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剧情反复上演。共产党人要打破所谓的“历史周期率”,首先要把战争年代形成的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常怀敬畏人民之心。沂蒙人民为了翻身求解放,倾其所有以资军需,跋涉万里随军支前,这是一股无坚不摧、无往不克的伟大力量。正如陈毅元帅诗中所言,“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人民群众永远是主人,党员干部永远是公仆;人民群众永远是先生,党员干部永远是学生。一个党,一个政权,一旦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战争年代,党与人民群众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是随着革命胜利、承平日久,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懈怠、作风奢靡、特权滥权甚至贪污腐败的问题都出现了。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是我们今天学习沂蒙精神的新课题。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