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沂蒙精神力量 淬炼作风建设真章

汲取沂蒙精神力量 淬炼作风建设真章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列评论⑬

编者按: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的重要一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作风建设这一视角出发,深度挖掘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细致剖析其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等特质对新时代作风建设产生的深远意义,不仅展示了沂蒙精神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更彰显了其作为新时代精神动力推动事业发展的现实价值。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动诠释了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深刻内涵,鲜活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立足新时代,担负新使命,我们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中,淬炼作风建设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2025年5月24日,一名小朋友在莒县沂蒙画派研究院观看画作。新华社发(兰红光摄)

2025年5月24日,一名小朋友在莒县沂蒙画派研究院观看画作。新华社发(兰红光摄)

沂蒙精神诠释:作风建设关乎兴衰成败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作风建设的伟大精神力量。其中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特质和重要内涵,既闪耀着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精神的光芒,更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根本宗旨。

——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品格。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与牺牲。英雄的沂蒙儿女历经血与火的淬炼,他们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壮举,书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壮阔篇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延续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以“一把锄头一张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向贫穷宣战,通过整山治水、兴修水利、发展产业、创新创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完成革命老区整体脱贫,建成“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作风建设的基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于直面艰难困苦,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根本宗旨。

——一盘炒鸡:廉洁奉公的作风

沂蒙大地上广为流传的“一盘炒鸡”故事,深刻诠释了这一内涵。当年部队在沂蒙山区执行任务时,当地百姓为表达对子弟兵的爱戴,精心炒制一盘鸡送到部队,却被罗荣桓坚决拒绝——他们始终坚守“不随意接受群众馈赠”的原则,以行动践行廉洁自律。这一故事生动彰显了清正廉洁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强化制度约束、严守纪律底线。沂蒙革命根据地高度重视纪律建设,1940年12月3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颁布《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以“厉行廉洁政治”严惩腐败,树立起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沂蒙精神所强调的“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深刻体现了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而廉洁奉公正是维系这种联系的关键,唯有保持廉洁,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实现“党心为民”与“民心向党”的双向奔赴。

——水乳交融: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沂蒙精神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强大能动性,强调党与人民之间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这是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深厚情感纽带。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地区的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1945年7月1日,《山东画报》刊载的木刻《母亲——人民》及配文,以“母亲”象征人民对党的滋养与支持,生动体现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深厚情感。唯有党与人民心手相连、水乳交融,方能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党群紧密融合、同心同德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攻克所有难题、打倒任何敌人。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共同追求美好生活,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 学生在位于孟良崮战役战场遗址区域内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广场前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学生在位于孟良崮战役战场遗址区域内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广场前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沂蒙精神汲取:淬炼作风建设真章伟力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在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精神滋养。

以沂蒙精神为指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为沂蒙百姓谋解放、求幸福的实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用乳汁救伤员、用门板当担架、用口粮支前线……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不仅彰显了沂蒙人民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诚,更生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政治品格。这种在生死考验中淬炼的精神特质,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辩证法。新征程上,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要站稳人民立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作风建设,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民心;要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成效。唯有如此,才能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确保这一伟大事业在人民的拥护与参与中不断推向前进。

以沂蒙精神为遵循,强化作风建设的纪律约束

沂蒙精神所体现的优良作风,为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和重要遵循。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秉承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新时代新征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全力抵制不当作为。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将廉洁自律作为基本准则,以“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的境界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倾向,以清正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要借鉴沂蒙革命根据地纪律建设的经验,把铁的纪律内化为行动自觉,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确保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实践。

以沂蒙精神为支柱,增强履责担当的服务本领

履责担当是党员的基本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和践行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沂蒙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人民不畏强敌、不惧艰难,勇敢承担支援前线、保卫家园的重任,彰显了强大的履责力量、伟大的担当精神。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勇于担当。新征程上,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艰巨任务,应以沂蒙精神为精神支柱,增强履责担当的服务本领。要强化沂蒙精神蕴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扛起重任、冲锋在前,激发出干事创业激情;要彰显沂蒙精神蕴含的鼓励学习、提升个人素养的内涵,立足岗位职责开拓新视野、掌握新技能,学精业务知识、补齐能力短板,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发扬沂蒙精神蕴含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品质,以“朱瑞拉犁”精神深入一线调研、扎根基层实践,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传承沂蒙精神所体现的团结协作、凝聚力量特质,树立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 |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