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从机声隆隆的建设工地,到偏远乡村的春耕现场,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武定县干部深入实际抓党建、深入基层办实事、深入群众促发展,工作作风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过程中得到了锤炼,工作实效在群众的口碑中得到了体现。“我们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做一场考试,群众是考官、干部是学生,群众满不满意就是考核成绩。”武定县委书记黄云雁说。
上行下效 在学习中转作风
一年一度的武定牡丹花文化旅游节如期而至,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牡丹花节没有开幕式,不请明星和专业团队,挑大梁的是县里的业余文艺队,并免费开放景区。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李继勇介绍,今年牡丹花节取消了许多华而不实的项目,政府支出节省了近70万元。群众对这一变化的感受最为直观,狮山镇南街社区文艺队的彝族小伙唐剑锋说:“今年的节日最尽兴,主办方把舞台还给了我们普通群众,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挤不进开幕式了。”
节俭办节、还节于民是武定县委常委班子在转作风中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武定县从县委书记做起,县级四套班子率先垂范,乡镇和部门“一把手”自觉行动,带头开短会、讲短话、脱讲稿,会议费用同比减少31.76万元;“三公经费”减少60.5万元,下降5.01%;叫停6项形象工程,取消预计投资约70亿元。
县委领导班子每位干部根据分管和联系工作至少挂1个乡镇(部门)联系点,并将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开展以“一次专题学习、一次住村蹲点调研、一次民情访谈”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就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带头整改问题。
“一把手”始终走在最前面,以上率下带动活动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县委组织部工作了10年的李文武说:“经历了好多次学教活动,感觉这次活动最严、也最深刻。”几个变化令他印象深刻:过去部里会议不时有人缺席,现在即使是晚上9点召集会议也都能准时到齐;以前干部担心群众上访,习惯关起门来办公,如今是开门迎客;工作之余同事们一起吃顿饭曾是常事,而现在大家只会去单位的食堂。李文武说:“接待省级领导都是在食堂,我们当然更要遵守规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