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甲申历史教训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牢记甲申历史教训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河北省委把3月23日作为全省县以上领导干部集体“警醒日”,在全省广泛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对于深入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370年前的甲申之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导致攻占北京仅42天的大顺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其顺势而兴、抚民而盛、骄奢而腐、逆道而亡的“兴亡周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70年前当中国革命的胜利曙光在东方地平线显露的时候,毛泽东同志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献。65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我们绝不做李自成。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今天,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们又一次踏上共产党人永不止步的“赶考”征程。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走好新的赶考路,必须汲取甲申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察今励志,警钟长鸣,大力弘扬“赶考”精神和焦裕禄精神。

观其“顺势而兴”,警示我们牢记“世界潮流,顺之则昌”,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明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顺应了历史潮流,代表了当时贫苦大众的利益。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势就是符合历史发展,顺应民心民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潮流和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持续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人民的期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反映了人民意愿、符合人民的选择,是通向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之路。从发展成果看,中国道路已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中国奇迹”,彰显了“中国优势”。事业越前进、越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就会越多。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对“三个自信”刻骨铭心,不为任何杂音所迷惑,不因任何艰难而动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观其“抚民而盛”,警示我们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曾长期实行“均田免粮”“秋毫无犯”等政策,军纪严明,受到百姓的拥戴,但夺取政权后却站到了百姓的对立面,上演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悲剧,究其根本在于失去了民心。人民永远是执政者的考官。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对干部的期盼来讲,就是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从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来讲,就是心中装着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根植群众、心贴群众、服务群众。战争年代,我们党用“延安作风”打败了“南京作风”,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的干部同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现在有些地方的干部与群众身虽近、心却远,作风之弊像“玻璃门”把自己和群众隔开了。最近笔者通过蹲点深切感到,尽管自己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觉得对基层比较了解,但真正下去之后发现离基层、离群众还有距离;老百姓最关心的不是领导干部怎么说,关键是看怎么做;我们认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百姓那里往往就是天大的事,干部应该当群众利益的“110”,随时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把活动真正沉到基层、把服务群众变成自觉自为,做到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群众最盼望办的事能及时办好、群众不满意的事能得到纠正,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