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新走向:一个目标,两个轮子,三个阶段(2)

两岸关系新走向:一个目标,两个轮子,三个阶段(2)

从和平发展到和平统一要经历三个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基础,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同胞应该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共同参与到和平统一祖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来。

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因素,尊重台湾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照顾台湾同胞的利益诉求和特定心态,只能以“和平统一,对等协商”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就是说,要以和平作为统一手段,以互相不吃掉对方为统一模式。这应该是两岸都能接受的可行方针,按照这一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和平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气氛友好、交往频繁、良性互动的阶段,也是一个时间较长、充满变数、希望与挑战并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变数,取决于台湾当局谁主政。坚持“九二共识”的党派主政,两岸关系就会朝着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的方向走;如果“台独”势力主政,两岸关系就会出现变数以至动荡。当然,即使出现后一种情况,综观岛内、大陆以及外部因素来看,今后台湾无论哪个党主政,要明目张胆搞“台独”必然越来越困难,两岸关系即使出现变数,最多也只是维持现状。

和平发展阶段是否会出现逆转,战略主动权掌握在我方手里,但选择权是台湾民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同胞都有利,大家都不希望目前的好局面逆转。”又指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就是说,今后台湾不管哪个党主政,只要不搞“台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二是高层往来阶段。这是第一阶段和平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下一步进行平等政治协商的“热身”准备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两岸由经济、社会、人文、科技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发展为不回避政治领域等敏感话题;两岸同胞旅游、民间往来以及双方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接触,发展为两岸高层以至最高领导人会晤。

俗话说,“血浓于水”。60多年两岸同胞从来都是魂牵梦萦、心向往之的。只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两岸最高领导人握手是迟早的事。既然是自家人见面,就应该在自己家里“拉家常”,像走亲戚那样常来常往,建立不同层级和多种形式的定期会晤机制。

三是对等政治协商阶段。两岸高层交往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时候,自然会涉及和平统一话题,直至进行对等政治协商。两岸的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和平统一问题迟早要面对。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国家统一问题必然逐渐提上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世界上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谈着就有希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钥匙”,无非是在“对等”的基础上达成“一国”的共识。只要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对等政治协商,双方以国家、民族和两岸同胞福祉为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如总书记指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彼此没有解不开的心结”,“熨平心里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两岸同胞只要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祖国的和平统一和民族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