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以系统思维统筹重大问题。深水区改革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甚至党建、国防等在内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用系统方法谋划改革,必须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统筹,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处理好重大关系,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的问题,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跳出地域、部门、行业的限制,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或最大化。在谈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时,他强调指出:“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注重以创新思维攻克疑难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针对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 “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问题,他还提出了方法创新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尝试用负面清单的办法办上海自贸区,用权力清单的办法增加政府透明度,用发布禁令的方式惩防腐败等,都是方法创新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对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注重以底线思维划定原则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决策、办事情,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底线思维决不是要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它好比“安全阀”“保险杠”,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如开工上项目,要首先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容量、民生保障的底线等,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也在于要守住底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即以保增长、稳就业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为下限,以控通胀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为上限,就是党中央运用底线思维对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