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让“短板”变成支撑点(2)

湖北:让“短板”变成支撑点(2)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带来的思考

民生福祉 成果共享

强县还需补齐富民短板

对比全国县域百强后十位县市与我省冲击百强的“后备军”,一组数据引人深思。

宜都、潜江、仙桃、枣阳四市,省内名次靠前,瞄准全国百强。四市的平均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均超过“百强后十位县市”平均水平。

但是,四市平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相当“百强后十位县市”平均水平的66.6%、67.6%、78.2%。

如何让发展更多地惠及民生?会议代表们在青山绿水中寻找答案。

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茶农陈亚玲一大早忙着摘茶:“一斤鲜叶4块钱,都卖给伍家台贡茶公司,这一天有两三百块钱的收入咧。”

陈亚玲家的3亩茶园,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伍家台贡茶公司统一管理,采摘的茶叶全部卖给公司。“公司管理,种有机茶,一年卖茶就有1.7万元的收入,比过去翻了近一番。”

把茶园变为车间,伍家台贡茶公司去年创造2.5亿元产值,为伍家台村村民带来1800万元现金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省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在县域,其中,占全省面积45%、人口23%的特贫山区,工业化、城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居民收入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70%。“民生决定目的”。如何实现持续增收,如何在“强县”的同时实现“富民”,是未来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