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主体思想内涵的四维解读(2)

人民主体思想内涵的四维解读(2)

三、中国传统社会人本精神:人民主体思想的文化底蕴

如上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人民主体思想一个重要的理论动因,同时,其背后也蕴藏着重视人的价值与意义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显然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人民主体是一个人文底蕴丰厚的文化范畴,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内在文化动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它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崇尚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这份对人之生命的关照之情可追溯到上古神话传说。古代先民为捍卫生命尊严与自然进行殊死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诸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神农尝百草”等等,这些朦胧的神话诗意笼罩下的是珍视生命、注重生命创造力之生生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到了殷周之际,统治者渲染天命神学,先民也威慑于难以解释的自然神力,国事家事天下事事占卜,人被称为附庸。随着周王朝的覆灭,人们对天命鬼神观念产生了怀疑,深感天命靡常,对“天”之神秘感、恐惧感开始消隐,逐渐将目光投向人自身。儒家延续了关注入本身的文化命脉,发展出尊重人、爱护人、实现人、保持人等理念基础上的一系列重要价值观念:第一,肯定人的尊贵地位。在儒家看来,人生于天地之间有着独自为人的特质,如荀子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8-1]也就是说,人不是因为肉体生命的存在而为万物灵长,而是由于懂礼仪、知廉耻而得其贵。当然,这种尊贵也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在物我共同证成的道德法则下人的自觉性的凸显。第二,珍视人的生命价值。珍视生命、反对杀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使在森严的礼法制度下,也从未否定生命价值的可贵。例如,《礼记·曲礼》载:“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伤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孝子行居丧之礼,要节制悲哀,不致毁伤身体,危及生命;齐人淳于髡问孟子:“嫂溺水,则援之以手乎?”[9]孟子肯定地答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10-1]第三,拓展人的生命境界。儒家认为,人之崇高生命境界并非天生具有,同普通生物一样,人也有着自己的生理需求,如荀子所言:“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8-2]但假如人把握不住欲望的度量分界,就必然会产生争乱,展现出生物性的一面,从而沦落到低下的生命境界。因此,儒家特别强调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净化掉自身的生物性成分,达到孟子所说的“上下与天地同流”[10-2]的境界。

由于中国古代政教不分,政治理念往往倾向于社会教化,所以人本精神常常就是民本精神。中国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明确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1]的根本理念。后来,周人总结商纣丧国之训,得出“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统治者若要稳固统治,其必须成为一个“仁者”,即能够“博施于民”,只有仁者才能“爱人”、“安人”、“利人”。后世孟子发展出“仁政”的王道政治理念,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3]倡导“保民而王”、“与民同乐”、“使民以时”等一系列民本思想。可以说,这种民本思想成为后世统治者维持统治的首要政治理念,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甚至能否以民为本、勤政爱民成为判断一个官员廉洁与否的重要标志。例如,中国历史上察举孝廉活动即是对那些以民为本人才的肯定。那些为民分忧、为民纾难的廉政故事也成为千百年来流传的美德佳话,成为个体德性培养、政治素养提升的重要传统道德典范。

当然,中国传统社会人本思想或民本思想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它无法找到一条真正实现人本(或民本)的切实可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寄托于统治者道德的政治乌托邦式幻想或道德说教式的理想道德图景,因为其无法逾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2]的社会现实。因此,我们不是在过分赞誉封建人本思想,而是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剥离传统民本思想的虚幻性,就会发现这种历史传统是当下我们党提倡人民主体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四、人民群众的革命建设实践活动: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源泉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面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治排斥和外交孤立之困境,对内则是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亟需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经济社会建设任务异常艰巨。面对内忧外患的困难格局,中国人民急需寻找一条自力更生的发展之路,以稳定政治局势、巩固胜利果实。此时,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全身心参与到崭新家园的建设中,用辛勤汗水、勤劳智慧以及奉献精神铸就了一段光辉岁月,涌现出诸如“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极具时代烙印的精神品质。这种集体至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使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受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以及后来“大锅饭”式平均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极大地受挫,这使得社会主义建设曾一度陷入困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政策性调整的考验。

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后,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我们党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公正地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空前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民的共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突破,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期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整个社会的“物化”现象日趋明显。不少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偷税、漏税;各种社会关系场也逐步成了金钱追逐的战场;乡村的民风也不像30年前那样淳朴,人们之间更多表现为一种物质利益关系。但总体而言,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建设伟绩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认可的。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的整体力量不断彰显。首先,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新知识、新观念、新能力的获得,使得人民群众拥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之中,并成为创造主体、创新主体和实践主体。其次,人民群众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秉承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当前涌现出一批批新时期精神,如“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各种地方特色精神等等。这些都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实践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位居“八个必须”之首。其实,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思想,实现人民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说,当下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历史、契合现实、展望未来的一次高度历史自觉。如习近平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3]我们坚信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推进,必将续写人民主体内涵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512.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43[-2].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3[-1],267[-2].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1],104[-2].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8][战国]荀况.荀子[Z].方勇,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127[-1],59[-2].

[9]王文锦.礼记译解(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1:25.

[1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3:284[-1],352[-2],367[-3].

[11]郭仁成.尚书古今文璧[M].长沙:岳麓书社,2006:81.

[12]李炳海.《诗经》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7.

[13]十八大报告起草小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