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四:一轮“只剩最后一个数字”的谈判
程国平副外长15日表示,中俄双方目前就天然气价格密切交换意见,并争取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中俄天然气合作协议。俄能源部副部长亚诺夫斯基日前也透露,持续了十多年的俄中“马拉松式”天然气合作谈判即将结束,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向中国提供天然气的合同已经基本起草完毕,预计将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俄气”总裁米勒今年3月初曾表示,“俄气”计划5月与中方签署关于有限期30年、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的合同。
5月16日,俄总统外事助理乌沙科夫承认,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恶化影响俄与中国的天然气谈判。他在回答记者“俄与西方关系的复杂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俄中关系谈判,并迫使俄让步”时说:“很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影响的。”
“俄气”董事长米勒在5月17日的“周六新闻”节目中说:“我们将以俄方在经济上可接受的条件签署这个合同。”他透露,双方处于谈判的结尾阶段。作为文件的合同已经彻底准备好。他强调:“只剩一个问题,即定价公式中的初始基准价。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已经与中国伙伴就这个问题彻底达成共识。因此,剩下的工作已经很少——仅仅是写下一个数字。”
看点五:一场“面向亚洲”的峰会
普京此次访华除了中俄双边框架内的活动之外,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即参加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第四次峰会。截至目前,已确认出席5月20日至21日上海亚信第四次峰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阿富汗、蒙古、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斯里兰卡总统,以及柬埔寨首相和伊拉克总理。
俄总统外事助理乌沙科夫16日透露,普京在出席亚信峰会期间将分别与蒙古、阿富汗、伊朗总统等多国政要举行双边会晤。普京不久前表示,增强亚洲地区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北约将从阿富汗撤军的背景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一切都与我们有关,因为我们位于这一地区”。
5月12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合作问题会议上说,在与一些国家关系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俄需要不断加大在亚太地区市场的存在,俄政府将更坚定地扩大出口、吸引投资,加强与亚太地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和航天领域的合作。无疑,亚信峰会成为俄罗斯在当前国际环境中切实强化“亚太外交”的新抓手。
至于亚信峰会是否会因乌克兰问题而“跑题”,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表示:“这是亚洲国家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亚洲国家的领导人会就本地区的安全达成新的共识。虽然乌克兰问题现在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但是与亚洲国家的安全无关。欧洲有不少可以讨论这种问题的平台,比如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我觉得应该在欧洲的类似平台上讨论乌克兰的问题。”
看点六:一段“共同纪念”的历史
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透露,普京总统此次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期间还将就举行“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讨论。他说:“明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二战’的历史对于全世界人民都非常重要。两国领导人重视这个议题,是因为两国都要保护历史事实。现在,有一些力量在为战争辩护,这种力量只会破坏世界安全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关切就是,要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
据悉,两国元首一致认为,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双方届时要举办纪念活动,牢记历史,继往开来。这将是一件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事情。
其实,除了以上六大看点之外,普京此次中国行还有许多看点,如外界推测俄还会在一向谨慎的军事技术合作上送上“大礼”。再如,今年是“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首脑在会晤中必将讨论两国青年交流的各项活动安排,以此加强两国世代友好关系。
尽管访问还没有开始,但美欧媒体已开始解读了。有媒体称:“普京此访将面对一种对北京有利的失衡关系,而莫斯科已向北京倾斜。”还有人说:“此次访问意在凸显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莫斯科和北京发现两国可以联手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为自身谋求国际经济和战略利益开拓更大的空间。”
尽管外界纷纷为中俄关系“把脉”、“定性”,但中俄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定位却保持着足够的理性和清醒。正如普京不久前在“直接连线普京”节目中所明确表示的,俄中互信合作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俄罗斯不会考虑与中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因为这种联盟体系已经过时了。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也表示:“我们两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谓盟友国家关系,必须是一国根据另一国的决策去做一些事情,两国对彼此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干扰,而我们中俄双方不是这样,我们是不会影响对方的,因此我们是战略合作伙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